基本概念
尺寸公差:簡稱公差,是指z大極限尺寸減z小極限尺寸之差的絕對值,或上偏差減下偏差之差。它是容許尺寸的變動量。
形狀公差:指單一實際要素的形狀所允許的變動量。不涉及基準,它的方向和位置均是浮動的,只能控制被測要素形狀誤差的大小。
位置公差:是關聯(lián)實際要素的位置對基準所允許的變動全量。位置公差是限制被測要素對基準要素所要求的幾何關系上的錯誤。根據(jù)兩者幾何關系不同,位置公差又分為定向公差、定位公差、跳動公差。
● 定向公差是關聯(lián)實際要素對基準在方向上允許的變動全量。定向公差帶的方向是固定的,它由基準確定,而其位置則可在尺寸公差帶內浮動。
● 定位公差是關聯(lián)實際要素在位置上允許的變動全量。定位公差帶相對于基準的位置是固定的。定位公差帶既控制被測要素的位置誤差,又控制被測要素的方向誤差和形狀誤差。
● 跳動公差是關聯(lián)實際要素繞基準軸線旋轉一周或若干次旋轉時所允許的z大跳動量。包括圓跳動和全跳動。
公差等級:指確定尺寸精確程度的等級,國標規(guī)定分為20個等級,從IT01、IT0、IT1、IT2~IT18, 數(shù)字越大,公差等級(加工精度)越低,尺寸允許的變動范圍(公差數(shù)值)越大,加工難度越小。
公差符號:尺寸公差是一個沒有符號的絕對值。極限偏差 = 極限尺寸 - 基本尺寸,上偏差 = z大極限尺寸 -基本尺寸,下偏差 = z小極限尺寸 - 基本尺寸。在基本尺寸相同的情況下,尺寸公差愈小,則尺寸精度愈高。尺寸公差等于z大極限尺寸與z小極限尺寸之差,或等于上偏差與下偏差之差。
加工后的零件不僅有尺寸公差,構成零件幾何特征的點、線、面的實際形狀或相互位置與理想幾何體規(guī)定的形狀和相互位置還不可避免地存在差異,這種形狀上的差異就是形狀公差,而相互位置的差異就是位置公差,統(tǒng)稱為形位公差(tolerance of form and position)。